邂逅你未来的美好生活

手机版

公众号

未来汽车屏幕会如何进化?除了大屏连屏还有什么

张颖颖2019/07/01新出行

“相比于外饰造型,未来汽车在内饰设计的想象空间要更大,我担心自己20年后会失业”。以上这句话是我的一位汽车设计师朋友分享给我的,现在看来:他的后半句未必实现,但前半句却越来越朝着他预测的那样发展。

外饰造型未来陆续趋于同质化,当横贯式尾灯成为标配的那一天,你还能轻松、快速的辨识出某款车吗?我看未必,就算是铁杆车迷,也得仔细分辨一下吧。

111.jpg

事实上,反倒是在车内人机交互环节,车企还有科技公司这两年玩出了不少花样。逛完今年的 CES Asia之后,总结了两点变化趋势:1、投屏方案总有一天会被独立车机全部干掉2、过去是屏在车里,未来是车在屏里一、不是 CarPlay太强,是现有车机实在太差如何形容独立车机与投屏方案之间的区别?

有个例子一定要分享一下,来自公路飞行 PM社群里的一位朋友:从0开始研发并安装一款具备真正竞争力的车机,需要耗费很高成本,就像是一个私家别墅。而 CarPlay投屏的成本很低,更像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申请的公租房。至于其它投屏方案或者市面上的落后车机则比较尴尬,说是私家住宅,进去一看是个老破小,体验还不如公租房。

222.jpg

理解了这个例子,也就理解了为什么 CarPlay的实际体验强过市面上绝大多数车机。不是前者太强,而是后者太弱。只不过,公租房的居住体验虽然可以碾压老破小,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不想住私家别墅?车企比谁都明白这一点,即便 CarPlay的体验相对不错,也只能当做是过渡期作品。

长远来看,还是要把更多资源倾斜给独立车机的研发。这一点,从今年的 CES Asia上也能看出。无论是 Polestar2上基于 Android Automotive系统打造的车机、还是福特锐界 ST-Line上的小度 OS都在验证以上判断。

333.jpg

(Polestar2上的车机系统)

其实,就像公租房的产权不是你的一样。在未开放权限的情况下,投屏方案只能解决把手机里的数据映射到车里,仅此而已。而车机则可以挖掘很多车辆本身的数据,就像是具备产权的私家别墅有自己装修的权利一样。智能汽车时代,无论是动力总成还是安全部件,车内传感器只会越来越多。这部分采集信息,手机能做交互和展示?

更何况,车机还具备权限调动空调、天窗、甚至动力模式等操作,以上都是手机投屏方案完全做不到的。某欧系品牌的产品负责人就告诉我:尽管独立车机的功能逻辑设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总有一天,CarPlay、CarLife这样的投屏方案会被干掉。毕竟,以汽车行业的规模化效应来看,只要销量足够大,“私人别墅”的研发成本总有被摊薄的一天,人人都能消费得起。

二、过去是屏在车里,未来是车在屏里

过去我们靠书籍获取内容、靠报纸获取信息。现在,这两大角色统一交给了一个家伙:屏幕。作为展示内容+信息的最重要载体,无论是在智能手机还是汽车上,屏幕的进化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从当年初代 iPhone的3.5英寸屏幕开始,一直到今天的 iPhone XS Max的6.5英寸,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一路“膨胀”。

444.jpg

增肥这件事,车里的屏幕也是一样。要么尺寸变大,要么数量变多。

555.jpg

2014年的丰田 RAV4:6.1英寸

666.jpg

2016年的特斯拉 Model3:15英寸

777.jpg

2019年的理想 ONE:12.3英寸+16.2英寸+12.3英寸+10.1英寸

888.jpg

2019年的拜腾 M-Byte:48英寸人的手掌不会永远变大,所以手机屏幕尺寸终有上限。最终,手机厂商又想出了一个 idea:全面屏。

999.jpg

至于车内屏幕又会如何进化?和刚才的智能手机对比一样,当屏幕尺寸达到上限以后,只能想办法提高屏占比。全面屏占据了整个手机正面,车内屏幕则开始占据整个车厢。

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占据车内空间,有两种不同声音,且各有道理:

1、所见都是屏除了屏幕以外,车内用户的目光更愿意朝哪里望去?答案只有一个:车窗。

也正是这样,AR-HUD成为了很多车企在人机交互上的研发重点,简单理解就是在挡风玻璃上做文章。这一次的 CES Asia上,本田和长城都展示了相关概念。

101010.jpg

不过,如果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全自动驾驶时代的想象空间显然更大。一旦驾驶员被解放了出来,那就不光是挡风玻璃,而是车内所有车窗都可以用来做交互,向车内乘客传递信息+内容。

111111.jpg

121212.jpg

现代摩比斯展示的这款demo,接近于汽车版的全面屏,做到了车内所见都是屏。

2、AR/VR眼镜代替所有屏

如果说第一种方案做到了屏占比的极致,那么第二种方案则走了一个彻底的反方向:用 AR/VR眼镜取代大量车内屏幕。这套方案的支持者认为:一味加大屏幕只是满足大家的思维惯性,屏幕终究只是一种载体或是手段,真正需要解决的无非还是内容+信息的表达。

站在这个角度,如果 AR/VR眼镜的成本可以降到足够低、且体验足够佳,用来替代屏幕方案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何况,一旦戴上 AR/VR眼镜,更是所见都是“屏”。

131313.jpg

141414.jpg

奥迪曾经利用 VR眼镜,在车内演示过内容获取体验。

当然,这套方案的反对者也不少,在他们看来,AR/VR眼镜更像是一种束缚。而人的本质是被服务,而不是被束缚。任何需要束缚才能达成的用户体验,最后都要被抛弃的。

至于我的想法则是:无论是堆积屏幕方案还是 AR/VR眼镜方案,全都是为了“体验”而服务。传统汽车时代,我们在讨论“驾驶体验”时,核心更多在于“驾驶”两字而不是“体验”。而到了完全自动驾驶实现的那天,“驾驶”两字不再是必要选项时,“体验”才算是真正成为了核心。

也许未来某一天,智能汽车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车内用户释放内容+信息,会成为产品定义中最能制造差异化的环节。那个时候,说不定选车这件“大”事,逐渐会简化为选屏幕、选系统这些“小”事。

免责声明
行业分析
分享到:
更多>

视频说车

看媒体大咖如何评价全新凯美瑞

爱音乐的青岛小哥为何独爱捷豹E-PACE?

更多>

车友沙龙

更多>

专题策划

填调查问卷送宝骏E100免费试驾!

参与宝骏E100调查问卷,就有机会免费试驾一个月。仅有五个免费名额,好好表现哦。

国家新能源汽车最新补贴政策

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间按2017年补贴标准的0.7倍补贴执行,过渡期后按照2018年新政进行补贴。

热门标签

最新资讯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会员注册 营销服务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