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题 > 正文

劳模风采|以动态优化助推企业“双效”领跑

2025-04-29 23:00 来源:青炼小蓝帽
分享到:

简建超,198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青岛炼化炼油工艺专家,生产运行优化团队牵头人,中国石化劳动模范,中国石化碳资产管理先进个人,中国石化“持续攻坚创效”行动先进个人,曾获山东省属企业“青年五四奖章”。

简建超深耕动态优化15年,率领团队成员向高处攀、往深里钻。他们日拱一卒、日积月累,持续创新生产要素配置,累计优化项目932个,创效7.6亿元,减少碳排放86万吨,为青岛炼化打造世界领先城市型炼化企业作出卓越贡献。近期,在集团公司开展的2025“感动石化”人物评选活动中,简建超成功入选候选人名单。

谷雨时节,胶州湾春风微凉。简建超每天徒步1.2万步,巡查全厂主要生产装置,精心捕捉效益漏点。他攀上爬下,两个月把全厂58座高塔察看一遍,只为多获取一些提效“金点子”。

42岁的简建超是青岛炼化生产技术部炼油工艺专家。生产运行动态优化,是他15年来情深意笃的“精神体操”。电脑上120万字优化案例,是他探索不辍的脚印。

2005年,荆楚学子简建超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加盟青岛炼化。2010年,他被委以重任,担任生产运行动态优化团队牵头人。简建超率领18名成员集智攻关,在装置操作、生产方案、节能降碳、公用工程系统优化上频频发力,驰而不息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助力公司打造世界领先城市型炼化企业。

“我要把0.1%的改进,累计成石化人端牢能源饭碗的底气!”简建超沉潜笃行,目光坚毅。常减压装置是青岛炼化的龙头装置,它将原油加工分馏成液化气、石脑油、煤油原料、柴油原料、蜡油和渣油。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蒸汽。常减压分馏中每小时产生9吨蒸汽却不够用,每小时还需要外管网供应3吨蒸汽,简建超苦苦求索降耗良策。

2022年秋,简建超花两周工夫,收集到常减压等装置的2.2万个操作参数和设备数据,他精心建立机理模型,研磨优化方案。日升月沉,秋霜敷银,简建超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他扬鞭策马,在优化创新的旷野上恣意驰奔,不觉间发际线悄然后移,两鬓也钻出银丝,体重锐减8公斤!

他经过周密核算,决定优化常减压装置操作参数,适度调整柴油原料等产品出装置温度,大幅增产蒸汽。他带领团队成员模拟操作127次,将柴油原料等产品出装置温度调低10摄氏度,终于找到一套最佳操作参数和实施方案。

当年初冬,常减压装置操作优化方案成功实施,“常减压”闪变“常增效”——这套装置每小时多产4吨蒸汽,不仅不再需要外来蒸汽,还能将多余的蒸汽通过管网外供其他装置,每天创效1.15万元。

“只有把一人技变成众人技,优化之花才会满园绽放,企业能效才能‘上春山’!”简建超生性豁达,有“绝活”从不掖着藏着。

他利用工余,把团队成员和新入职大学生组织起来,传授优化技能,开展优化软件操作比武。周末,生活小区的文体活动常常成为简建超他们的动态优化“创新沙龙”。如今,青岛炼化每套装置至少有一名能够熟练使用3个优化软件的工程师。在简建超悉心指导下,炼油三部一位年轻的班组运行工程师通过模拟测算,对石脑油连续重整装置操作提出优化建议,采纳后不仅大幅提高产品的辛烷值,每小时还节省5吨蒸汽,1年创效300多万元。

在简建超他们不懈努力下,青岛炼化建立起覆盖全厂22套生产装置的炼油全流程数字模型,蒸汽系统平衡得到显著优化,装置之间余热直供料率提高6%,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原油加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首位,原油加工效益持续领先,实现“双效”领跑。

“当前,全球炼油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需求种类和价格体系瞬息万变。”简建超说,“我们只有以创新为帆,把优化当桨,对生产运行进行动态优化,才能大幅降耗增效,助力公司在原油加工的红海中劈波斩浪。


匠心灼灼铸重器,匠星熠熠创巨效。15年来,简建超率领动态生产运行优化团队向效而上,逐绿前行。他们于细节处见真章,将一个个优化清单变成创效清单,累计优化项目达932个,创效7.6亿元,减少碳排放86万吨,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下一篇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