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汽-大众销量68.2万辆,上汽大众72.9万辆、上汽通用72.8万辆,三者几乎持平。
2020年,一汽-大众销量216.1万辆,上汽大众150.5万辆,上汽通用146.7万辆,三者出现了无限接近倍数级的差距。
如今,这种分化还在持续,一汽-大众不断地以肉眼可见的差距迅速拉开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身位,仅今年前四月一汽-大众对后两者的优势已经达到接近30万辆。
这种背景下,一汽-大众于5月21日在长春总部举办了30周年“心向未来启新局”庆典。没错,从1991年至今,一汽-大众已经走过30年历程,也正是过去30年来的筚路蓝缕,才造就了累计销量规模突破2200万辆、累计税收超过5600亿元的一汽-大众。
然而,在如此高起点上,如何持续保持并巩固优势,尤其是如何将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做到和燃油车同样的水平,才是一汽-大众能否实现2025年300万辆产销规模的关键拼图,而这个过程也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
实现行业第三到第一的逆袭,奥迪、捷达成为二次增长突破口
2009年,一汽-大众以68.2万辆的成绩位列国内乘用车市场第三,此后数年其被拥有至少两个主流大众化品牌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拉开差距。那个时候,大部分业界人士不会认为一汽-大众能成为国内市场的执牛耳者。
10年后的2019年,有数据统计以来,一汽-大众以212.9万辆的销量第一次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接下来,在整个行业经历极限压力测试的2020年,一汽-大众则增长1.5%至216.1万辆,在竞争白热化的乘用车市场,产销规模200万辆+的车企仅此一家。作为对比,上汽大众、上汽通用2020年成绩分别为150.5、146.7万辆,且出现了两位数跌幅。
从销量分布看,一汽-大众最大的优势主要在于一线豪华品牌奥迪,受益于豪华汽车市场体量不断扩容(远超同期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过去数年一汽奥迪实现了倍数级增长,去年疫情形势下更是实现5.4%的增长,增至72.6万辆,几乎达到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半的销售规模。
另外,2019年补充入门级品牌捷达后,一汽-大众在下沉市场也获得了新的增量,该品牌过去一年销量达到15.5万辆,甚至超过了上汽大众旗下经营长达15年之久的斯柯达。
对应的,随着合资品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以及其品牌、技术红利逐渐弱化(相较一线自主而言),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近年来出现了持续的市场停滞、萎缩,同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过奥迪的强劲增长以及捷达的到来对冲掉了大众品牌损失的这一部分销量。
电动车业务与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场地位不匹配,一汽-大众加速布局
从销售体量看,显然当前的一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已经难逢对手。但想要稳坐钓鱼台,一汽-大众还有短板需要补足,尤其是在电动车业务上的表现与其乘用车市场NO.1的地位极不匹配,甚至尚未进入主流电动车企行列。
对此,业界也一直有种声音,一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有多强势,在电动车市场就有多羸弱。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电动车属于市场+政策双轮驱动阶段,一方面双积分政策要求乘用车企每年必须销售一定比例的电动车,同时方兴未艾的电动车市场也确实存在着大量的销量需求,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电动车零售量增长265.5%至60万辆。
就一汽-大众而言,其2020年纯电动车销量仅有1万辆之多,远低于特斯拉、比亚迪、广汽埃安、蔚来等主流电动车企。即便加入插电混动车型,整体销量也没有突破3万辆。电动车弱势的销量表现,也直接导致整个一汽-大众去年双积分垫底,负分高达132.54万分,甚至传出一汽-大众通过向特斯拉购买积分来弥补双积分亏空。
显然,对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来讲,无论是从做大市场蛋糕方面而言,还是从政策驱动角度来说,都有着现实意义。
正因如此,去年开始一汽-大众加速了在电动车方面的布局,一方面其通过导入大众MEB纯电动平台,加速大众ID.4 CROZZ、ID.6 CROZZ、奥迪Q4 e-tron等中端车型的量产落地。一方面则与奥迪成立新合资公司,用于生产PPE平台的高端电动车,该平台打造的A6L e-tron概念车也已于4月19日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
不过,对一汽-大众来讲,尽管一季度推已经推出了产品力不错的ID.4 CROZZ纯电动紧凑型SUV,且创新性地采用了代理制销售模式。但从最新的销售数据看(4月份ID.CROZZ上险量为684辆),想要让消费者真正接受ID.系列电动车,一汽-大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燃油车将进入存量甚至减量市场,一汽-大众必须在电动车市场有所作为
另外从大的市场发展趋势看,仅双积分政策的角度来讲,到2025年时电动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占比将超过20%。如果再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逐步提升的因素考虑进去,这个比例会更高一些。
这也意味着未来电动车市场增量空间巨大,对应的燃油车市场将进入存量甚至减量阶段。这就需要传统燃油车企加速转型,将电动车、燃油车业务的比重进行合理分配。
过去30年,水大鱼大的乘用车市场造就了一汽-大众的成功,同时提供更丰富、更多元化的品牌组合,也让其成为了当前市场上唯一一家200万辆+销售规模的车企。更重要的是,从大众捷达、宝来再到后来的速腾、迈腾、探岳,从A6L、A4L到Q5L、Q3系列,一汽-大众旗下产品也都顺应每个社会阶段的市场需求。
但接下来更为关键的是,在增量空间巨大的电动车市场,一汽-大众必须有所作为,打破“传统燃油车企卖不动电动车”的怪圈,通过深化精细化运营,提高消费者对ID.系列电动车的认知度。
而毫无疑问,只有快速夺取电动车市场竞争主动权,才能保障一汽-大众更好地完成2025年300万辆的目标,同时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