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盾护安全 安工院HSE科技孵化平台书写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近日,记者受邀参观位于青岛崂山区智慧产业园与即墨华山的安工院科技孵化平台,实地探访了青岛安工数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安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HSE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与前沿力量。
数字赋能 织密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网
走进安工数联,于2023年全面实现联网运行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具备“连续监测、实时分析、关联预警”能力的一体化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无不彰显着“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在现代化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由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合资成立的数智化科技企业,安工数联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数字化驱动风险精准管控,智能化赋能过程安全防护”,面向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提供安全风险管控、装置智能运行等核心场景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工业互联网平台(CSIMOS)”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成为行业标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工数联打造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已接入全国7177家涉及危化品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构建起从国家到省、市、园区直至企业的分级预警与闭环管理机制。系统通过智能研判模型,实时分析企业安全参数与视频监控数据,主动推送风险预警与处置建议,助力企业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与此同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对设备、工艺、作业、人员等关键环节的穿透式感知与智能管控。平台不仅提升了企业本体的安全管理效率,更通过与政府监管系统的高效对接,构建起政企联动的安全治理新生态。
硬核装备 打造石化安全防护新标杆
在安工装备的生产线与测试中心,记者见到了一系列“小而精、专而强”的安全防护装备。从高性能阻火器、低泄漏呼吸阀,到水质检测仪、气体检测仪,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是安工院多年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安工装备作为中国石化首批科技孵化公司之一,依托安工院强大的研发与测试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安全环保“硬装备”转化平台。公司创新提出“导波+胞格破坏”的爆轰诱导消减技术,在显著提升阻火效率的同时,兼顾流通性能的优化。开发出的阻火器系列产品包括低压降管道稳态爆轰型、非稳态爆轰型、爆燃型、耐烧型及大尺寸型等,有效解决了高性能阻火器长期被“卡脖子”的行业痛点,其中IIC等级阻火器、耐烧型阻火器等更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安工装备阻火器具备性能强、安全余量大、规格齐全等优势,是我国目前资质最完善、适用场景最广的阻火解决方案之一。

在呼吸阀领域,安工装备推出了低超压超低泄漏系列产品,通过10%低超压技术与超低泄漏密封技术的突破,实现了近零泄漏。其中耐烧型呼吸阀通过了ISO80079国际标准规定的2小时持续燃烧试验,具备卓越的阻火与耐久性能,该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该项认证的产品,实现了关键安全装备的自主可控。目前安工装备呼吸阀已广泛应用于青岛石化、南化公司、镇海炼化等企业,均获得高度认可。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推出的呼吸阀在线检测技术,无需拆卸阀体即可完成检测,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为行业日常维护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科技孵化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交流环节,安工数联与安工装备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安工装备通过深度嵌入安工院的研发体系,精准捕捉行业痛点,快速完成从实验室成果到工程样机、再到市场产品的转化闭环。安工数联则依托股东单位的核心算法与平台能力,构建起覆盖全国23个省级应急管理厅、600余家危化品企业的市场网络。

两家企业均被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并连续多年获认“科技型中小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这不仅是安工院“技术产品化”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石化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缩影。
本次媒体采风行,让记者们看到了HSE科技孵化平台在危化品安全管理、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从数字系统到实体装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安工院科技孵化企业的创新实践,书写着青岛科技创新与安全发展深度融合的新篇章。目前,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正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注入了强劲动能。